
中国7月出口年增7.2% 进口年增4.1% 双双超越市场预期
8 月 7日, 2025 下午 1:16
中国海关总署今天(7日)公布7月进出口数据,按美元计,7月出口年增7.2%,增速比6月加快1.4个百分点,远高于市场预期,创3个月新高,而月减1%;7月进口年增4.1%,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,有别于市场预期的跌1%,且较上月增6.2%;进出口总值年增5.9%。数据超出市场预期。
数据显示,前7个月,按美元计,进出口总值年增2.4%,出口年增6.1%,进口年减2.7%。
从贸易伙伴来看,按人民币计,前7个月,第1大贸易伙伴为东盟,贸易总值为4.29兆人民币,年增9.4%,占外贸总值的16.7%;欧盟为第2大贸易伙伴,贸易总值为3.35兆人民币,增长3.9%,占外贸总值的13%;美国为第3大贸易伙伴,贸易总值为2.42兆人民币,年减11.1%,占外贸总值的9.4%;对「一带一路」国家合计进出口13.29兆人民币,增长5.5%。显示对美下降,但对东盟、欧盟等其他国家贸易逐步上升。
从企业类别观察,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4.68兆人民币,增长7.4%,占外贸总值的57.1%,比去年同期提升2.1个百分点;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.46兆人民币,增长2.6%,占外贸总值的29%;国有企业进出口3.49兆人民币,下降8.8%,占外贸总值的13.6%。显示民企与外企为中国贸易重要动力。
在出口品项上,头7个月出口机电产品9.18兆人民币,增长9.3%,占出口总值的60%。其中,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组件8,236.2亿人民币,增长1.1%;集成电路(积体电路)7,784.5亿人民币,增长21.8%;汽车5,134.6亿人民币,增长10.9%;出口劳密产品2.41兆人民币,则下降0.8%,占出口总值的15.7%。显示机电产品比重上升,劳力密集产品下降。
此前,《路透》引述专家分析称,上半年中国大陆「抢出口」效应已透支下半年需求,预估出口增速已来到下降的转捩点;进口方面因外需回落,下半年增速增速可能明显放缓。因此7月进出口可能放缓。
喜欢此文章?马上分享!
相关新闻
编辑精选好文
- 1星期前
【理财算盘】债务危机从来就像一场拉锯战。借钱的人想拖,放款的人想收回,可一旦拖到资金链断裂,就没有赢家。 9月26日,联昌国际(CIMB,1023,主板金融股)、兴业银行(RHBBANK,1066,主板金融股)和马银行(MAYBANK,1155,主板金融股)“被动”成为Vantris能源的大股东,故事便从这里展开。
- 2星期前
【专题/特写】进入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(10月-12月),马股的气氛似乎比年初时轻快了许多。美国关税政策逐渐明朗,东盟股市整体也收复了年中一度失守的跌幅。虽然整体估值还称不上“便宜”,但马来西亚股市依然有它独特的卖点:丰厚股息。 总结来看,第4季的马股并不是“人人都能赚钱”的全面牛市,而是一个需要精挑细选的市场。整体股市上涨空间有限,却存在结构性的机会。
- 2星期前
【寻幽探股】在马股,谈到再生能源板块,几乎人人都会先想到Solarvest(SLVEST,0215,主板能源股)。它像是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,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。而在一旁的这家公司虽然同样深耕太阳能工程与建设,却没有获得同样的喝彩,为什么?
- 2星期前
【专题/特写】当新闻标题写着“马来西亚将在2029年拥有自己的火箭发射台”,不少人第一反应是:真的吗?这个国家向来以油棕园、石油气和电子制造业闻名,如今却把目光瞄准浩瀚太空。这不禁让人联想到60年代美苏太空竞赛,只不过换了背景、换了角色。
- 2星期前
【财经猎人笔记】上周驱车前往霹雳丹绒马林了解KLK科技工业园后,老郑和阿杰对车子的课题意犹未尽,趁着周末得空,两人相约到雪兰莪的汽车展销会转转。 来到展销地点,展厅里人头攒动,新款电动车闪着冷冽金属光。阿杰一边拍照,一边笑说:“老郑,我们上周看到比亚迪(BYD)要在KLK科技工业园设厂了,以后这些车是不是要贴上‘Made in Malaysia’的标签?”
- 2星期前
【理财算盘】最近,默迪卡118大楼外墙出现了“Maybank”字样,消息一出就在社交媒体掀起一阵讨论。有人说,国家地标被银行招牌“占领”,破坏了建筑原有的象征意义;也有人认为,这座大楼本就是商业用途,主要承租户挂上自家招牌天经地义。马银行随即澄清,招牌安装是租约的一部分,银行并没有要拆除或“U转”的打算。
- 2星期前
【专题/特写】周一(9月22日)的媒体简报会上,大马邮政(POS,4634,主板交通与物流股)老外首席执行员布洛华(Charles Brewer)坦言,传统邮政业务的黄金年代已经远去。他同时提出3支箭更改公司的命运,却引来市场的冷嘲热讽。
- 3星期前
【专题/特写】在本地股市电讯股里,马电讯(TM,4863,主板电讯媒体股)的股息虽然不是非常有吸引力,但向来稳定派息。今天却传来一个值得大家推敲的的消息:马电讯可能即将在未来两年提高派息比率。理由是什么?为何是现在?